水质分析仪表依旧会有较快增长
发布时间:2016-02-25浏览:663次
近年来,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攀升;国家十二五规划对饮用水安全、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一系列因素都将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中国水质分析仪表以较快速度发展。未来几年,对于中国的水质分析仪器产业而言,随着国家食品、药品安全以及环保政策的落实推动,全民不断提高的环保意识以及不断攀升的备件、耗材、服务需求,水质分析仪表依旧会有较快增长。
回顾中国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历史,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一批国有、*、科研院所背景的企业开始从事水处理工程以及水质分析仪表的生产制造。直到1995年,整个中国水处理行业市场容量仅仅只有5000万人民币左右。从1995年至今,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2013年,中国整个水处理行业规模快速发展至约600亿元人民币。
溶氧(DO)是溶解氧(DissolvedOxygen)的简称,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天然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取决于水体与大气中氧的平衡。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和水质的重要指标。水中溶解氧的饱和含量和空气中氧的分压、大气压力、水温、水中含盐量等有密切关系。清洁地面水中溶解氧一般接近饱和,20℃清洁水中饱和溶解氧含量约为9mg/L。水体受有机、无机还原性物质污染,会使溶解氧降低,当水中溶解氧低于2mg/L时,水体即产生恶臭。目前,测定DO的方法有多种:如化学Winkler法、电化学法、光学法等。
滴定碘量法应用历史zui为悠久,该法由文科勒(Winkler)教授于1888年提出,其基本操作过程为:向一定量的样品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然后生成氢氧化锰Mn(OH)2。由于Mn2+不稳定,在加入硫酸酸化时,Mn2+和水中的氧发生反应生成Mn4+,然后Mn4+和KI发生反应,将碘离子氧化成游离碘,游离碘的量与水样中的溶解氧的量成比。接着,再采用硫代硫酸钠对溶液进行滴定,选择淀粉作为滴定终点指示剂,zui后根据硫代硫酸钠的消耗量来计算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光学法测量溶解氧基于荧光淬灭的原理:传感器中的蓝色LED光源发出一束蓝色光,照射在荧光物质上,该涂层的荧光物质随即被这束蓝光激发,此激发态并不稳定,遇到氧以后会迅速释放出红色的光线并回复至原始状态。此红光和先前LED发射的蓝光存在一个时间滞后,光电检测器可以监测到蓝光和红光之间的这个相位滞后,即测量荧光物质从被蓝光激发到发射红光后恢复原态的时间,根据这个来计算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该相位滞后与发光体附近的溶解氧浓度成反比。当氧气与荧光物质接触后,则其产生的红色光的强度会降低,同时其产生红光的时间也会缩短,水样中溶解的氧气的浓度越高,则传感器产生的红光的强度就会越低。